家纺品牌中心
  • 阿里上市:马云如何炮制一个虚拟“帝国”

    2014-06-25 11:00:28评论:0 点击:


  雅虎——eBay逼宫下的入局者

  进入2005年,淘宝与eBay之间经过两年的烧钱大战仍不见胜负,双方难分难解的较量势必要继续进行下去,而两年前淘宝从软银处斩获的6000万美元几近耗尽,因而急需再次输血。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马云面临的烦恼远不止于此。

  其一,在中国互联网界向来令人生畏的腾讯,居然裹挟着拍拍网杀将进来加入C2C战局,而且也跟淘宝一样打着免费的旗号,这意味着淘宝不得不同时面对两个强敌。

  其二,这边厢淘宝已经很缺资金了,那边厢阿里巴巴的前几轮风险投资人迟迟等不到阿里的上市,已经急不可耐要求套现退出,毕竟自1999年持有阿里股权算起已经过去四五年时间了。马云不得不想办法为他们找到股权接盘者。

  其三,eBay正在打着新算盘,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它不愿意再与淘宝继续恶战下去,因而向孙正义抛出橄榄枝,谋求收购淘宝进而一统中国C2C市场的江山。而且eBay开出的价钱是令人难以拒绝的10亿美元,孙正义对这个价动了心。

  面对接踵而来的难题,特别是eBay明确提出收购的逼宫,马云彻夜难眠。他不知道孙正义面对eBay的收购要约最终会做出什么决定,但他深知孙正义的本性,只要利益足够,一切都可以谈。因而他很难阻止孙正义将股份卖给eBay。

  如果eBay真的实现对淘宝甚至阿里巴巴的收购,那对马云来说绝对是个灾难。因为,以eBay首席执行官惠特曼的强势性格,绝不可能让马云随心所欲地掌控企业,双方之间的控制权之争将不可避免。马云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自eBay收购易趣,易趣创始人邵亦波就失去了对企业的话语权。

  因而,对企业控制权异常在乎的马云,必然强烈抵制eBay的收购动议。这次孙正义似乎并不愿迁就马云,毕竟这是一个不错的价格。于是,二人最后只能相互妥协,找一个eBay之外的接盘者,既能满足孙正义及其他前几轮投资人的套现需求,又使马云不至于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且还能额外再向阿里投资以解决淘宝的后续发展资金。

  能符合以上条件的接盘者,似乎只有类似于eBay那样的互联网跨国巨头,于是在孙正义的撮合之下,雅虎得以入局阿里巴巴。

  2005年8月,马云、杨致远、孙正义三人的一场“桃园三结义”,令雅虎得以入局,前者以10亿美元现金外加雅虎中国的所有资产,换取阿里集团40%的股权。

  雅虎与阿里集团的这场交易,复杂程度在中国互联网界堪称“空前”。这场交易的全貌实际由四笔交易组合而成(图7)。

  2005年8月,马云、杨致远、孙正义三人的一场“桃园三结义”,令雅虎得以入局,前者以10亿美元现金外加雅虎中国的所有资产,换取阿里集团40%的股权。


  交易一:雅虎以3.6亿美元的代价,收购软银所持有的全部淘宝股权;

  交易二:软银将套现淘宝股权所得的3.6亿美元中,拿出其中一半用于接手阿里巴巴前三轮投资人所转让的2770万股阿里巴巴股票;

  交易三:雅虎以3.9亿美元的代价,收购阿里巴巴前三轮投资人(除软银外)所持有的剩余6000万股阿里巴巴股票;

  交易四:雅虎以2.5亿美元现金+从软银手上购得的淘宝股权+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换取阿里巴巴集团向雅虎增发2.016亿股股票。

  这四笔交易完成之后,阿里集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股东构成,雅虎持股40%,马云团队持股31%,软银持股29%。这意味着:其一,阿里巴巴除软银之外的前三轮投资人彻底套现退出—他们当初投入的总成本是3200万美元,退出时获得5.7亿美元,17.8倍回报;其二,软银也获得部分套现(软银此前给阿里巴巴与淘宝的总投入是8000万美元,如今不仅套现1.8亿美元,而且还继续持有阿里集团29%的股权);其三,雅虎支付的10亿美元,实际只有2.5亿美元进入了阿里的口袋,其余部分则都被阿里的前几轮投资人套现瓜分掉了。

  雅虎的注资令淘宝在与eBay的烧钱大战中彻底胜出。当然,马云不得不开始面对其最大的隐患:自己的大股东地位不保,雅虎成了阿里集团第一大股东,马云有可能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

  据说,马云为了确认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的确无意控制阿里集团并插手经营事务,在雅虎入股之前,二人在美国著名的圆石滩高尔夫球场有过一场私人会晤。在此次会晤中,马云反复试探杨致远的真实想法。马云得到的反馈很大程度上打消了自己的疑虑,这才最终将意向确定下来。

  不仅如此,马云还通过交易合同中的具体条款来强化自己对企业的控制权。

  第一,虽然雅虎持有阿里集团40%的股权,但只拥有35%的投票权,多余部分投票权归马云团队所有,此条款有效期至2010年10月。

  第二,阿里集团董事会的四个席位中,马云团队拥有两席,作为大股东的雅虎反而只有一席,另一席属于软银。到2010年10月,雅虎才有权获得与马云方面数量相等的董事会席位。

  第三,2010年10月之前,董事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解除马云的阿里集团CEO职务。

  杨致远在主政雅虎期间,确实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基本没有干预阿里集团的运营,而且在公开场合他与孙正义也都采取了站在马云一边的姿态。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马云对因股份稀释而失去控制权的担忧。

  2009年1月,由于雅虎的业绩远未达到华尔街的期望,杨致远被迫辞任雅虎CEO,由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接任。自此,阿里集团与雅虎之间的蜜月期结束,马云与雅虎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公开化,马云也公开表达了回购雅虎所持阿里集团股权的意愿。

  随着2010年10月的到来,马云在雅虎入股阿里集团时所设置的包括投票权、董事会席位、CEO任免等系列有利于自身的控制条款统统失效。雅虎随时可能行使自己的权利,马云的控制权岌岌可危。

  但马云在2011年初以强硬的姿态对媒体表示:“外界说2010年10月雅虎会行动,现在都1月了也未见动静。雅虎即使派10个董事进来,不还是按照正确的事情做?你不派董事进来,我也会听你有没有道理,如果没有道理,一万个董事都没用!”


老裁缝家纺官方加盟平台

分享到:

扫一扫,转到手机阅读:

阿里上市:马云如何炮制一个虚拟“帝国”

相关热词搜索:阿里 帝国 虚拟世界 马云

上一篇:四季青瞄准无线互联网 摩街App引流线下市场
下一篇:2013江苏网络交易发展白皮书:突破4000亿元

相关阅读:

Copyright (C) 2010-2011 hometexjo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家纺加盟网 南通文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009813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