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7 09:24:56评论:0 点击:
最近家纺行业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蚕丝被打假问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蚕丝被比较试验结果,40个测试样品中有19个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占样品数的47.5%。被曝光的“红富士”家纺明示质量3.0千克,实测仅1907.8克,偏差率高达36.4%。
这个曾被认定为“上海市着名商标”的企业正是利用巨大的重量差降低了生产成本,再一次向消费者证明“蚕丝被不是越轻越好。”
然而,上海红富士家纺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解释:“我们的包装盒上写着3公斤,指的是被子总重量是3公斤,包括被套和蚕丝,但是相关部门只称了蚕丝的重量,所以才会差那么多。”
这个难道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问题吗?其实早有“案底”
我们来回顾一下,在2012年底的执法检查中,红富士家纺生产的纯桑蚕丝冬被面料和填充物的纤维含量与企业明示的产品质量要求不符,质监部门已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共没收不合格纯桑蚕丝冬被36条,处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共计89893.18元。
填充物质量偏差率是蚕丝重量的指标。必须标注出蚕丝被内部填充物的净重,不能只标被子总重模糊重量概念以蒙骗消费者。
消费者心声:
“以前还觉得蚕丝被挺高档的,没想到这次曝光了那么多问题。有些企业甚至只在边缘有蚕丝,或者根本没有蚕丝。以后谁还敢买啊?”
“食品安全,问题蚕丝被……谁给我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啊!”此次蚕丝被的质量曝光也引起了消费者的热议,今年的蚕丝被销售旺季不同程度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