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8 10:14:51评论:0 点击:
2013年1月底叠石桥中国刺绣博览馆建成开馆,叠石桥家纺馆四楼的展厅内云集了中国各地的精品名绣,它们被整齐地放置在近50间展览间。具有宋代绣画风格的苏绣、成熟于清代末期的湘绣、形象逼真的粤绣、色彩鲜丽的蜀绣、以双股合捻丝线绣制的鲁绣等中国五大名绣在这里一一展现,使人打开眼界。
馆内产品丰富多彩、品种繁多,涵盖了古代、近代、现代各个时期的作品。始于隋唐、盛于宋元的宋锦,兴起于汉代、盛于唐宋的蜀锦,创始于南朝、流行于明清的云锦等中国三大传统名锦以及广西壮绣、贵州苗绣与马尾绣、江苏沈绣等世界非遗刺绣作品,也在这里向游人展示各自的风格。未来一二年再建设国外刺绣博览馆,最终建成国际刺绣博览馆。
精心筹建 收集全国名绣
2012年6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三都市水族马尾绣与江苏沈绣合作开发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作为中国最大家纺市场有必要和能力建设国际刺绣博览馆。有园区领导觉得这与他们先前的思路不谋而合,遂闻风而动筹建。
“本来我们打算建设国际刺绣博览馆,但后来发现三个月时间根本来不及,你得先设计,然后到网上找,有些还要亲自跑到当地。”叠石桥市场管委会副主任顾兴宝说。去年10月,顾兴宝请中国美院设计师设计文稿。11月,顾兴宝先后去了广西和贵州。在广西,他来到民族博物馆,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参观了该省的刺绣精品,最后才满意地带回几件广西壮绣。在贵州,他参观了文化馆并和该馆负责人说明来意。随后,他由该馆负责人介绍拜访了当地的民间艺人,“我亲眼看到了他们在一针一线的刺绣,感受了贵州绣品的魅力。”访问结束,顾兴宝带回了贵州着名的马尾绣、苗绣。
近年来,叠石桥家纺人顺应枕套、床罩、被套等床上用品生产的需要,利用电脑刺绣机等机械设备生产了花边绣、特种绣,其中包括盘带绣、盘金绣、金片绣等绣品,镶嵌于枕套、床罩、服装、沙发、窗帘等家纺产品,以起点缀装饰作用。这些家纺刺绣产品也展现在游人的面前。馆内还展出了已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南通蓝印花布、堪与美国西部牛仔媲美的色织土布及销往世界五大洲的床上用品等。馆内还展有毛巾绣、毛线绣等绣品,把平面变成了立体感,用于宾馆用品和空调、洗衣机套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