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文 > 家纺设计 >

(蚕花娘娘)新市蚕花庙会
2012-04-20 10:17:01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蚕花年年轧,今年特别闹。4月1日,新市蚕花庙会启幕,作为一个群众性传统文化狂欢节,热闹的气氛包围了整个新市。无论是大巡游还是轧蚕花,看表演还是赛蚕事,男女老少,全都兴奋地参与其中,其中还不乏外地游客冲着“蚕花庙会“前来亲身体验。

  “我是主角,我骄傲!”

  “愿今年蚕桑获得廿四分!”新市蚕花娘娘沈洁炎在祭蚕神时说出了蚕农们祈愿丰收的心声。当天,沈洁炎是不折不扣的“女主角”,华丽登台惊艳全场、坐着花轿大巡游、抛洒蚕花众人抢……作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女学生,沈洁炎坦言:“从入选蚕花娘娘到今天登场,我的兴奋劲还没有缓过来。”

  沈洁炎是新市宋市村人,学的是导游专业,她告诉记者,当了导游后,我一定要带团到新市来,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新市这座江南水乡古镇的风情。她认为,像蚕花庙会这样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要一直办下去,成为新市镇的特色,同时还要保留或挖掘更多的古镇文化,突出千年古镇的亮点。

  如果说沈洁炎的“主角”是当选蚕花娘娘起就注定了,那来自栎林村的陈法囡就是“突然”被聚光灯锁定,她是今年传统蚕事比赛中敨绵兜项目的冠军。当天下午,新市中心公园的连廊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正是在围观比赛,只见20个头裹蓝布、身穿蓝印花衣传统江南服饰的蚕娘在非常迅速地敨着绵兜,由于是在比赛,气氛也非常紧张,有几位蚕娘的额头还沁出了汗水。

  记者在现场正好碰到了从事二十多年丝绵生意的钱先生,他告诉记者,看赛场上蚕娘的手艺,都是敨绵兜的一等好手,而陈法囡正是他看好的其中一位选手。“她敨好的绵兜又大又匀,而且杂质少、厚薄度都差不多,不过结果还得看速度。”在17分钟以内,陈法囡和另外两个蚕娘都完成了半斤的敨绵兜,她是第二个完成的,正是出色的质量让她成为了冠军。

  成为冠军的陈法囡憨厚地笑着,她告诉记者,这结果是既“意外”又在意料之中。原来,今年46岁的陈法囡虽然还是第一次参加蚕花庙会上的赛事,但是十几岁就会敨绵兜,后来进了丝绵厂,做的活就是敨绵兜。她说:“这几年丝绵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我们也很开心。”

  “参与蚕花庙会,我激动!”

  蚕花庙会本来就是一个群众狂欢节,本届蚕花庙会更是凸显了全民参与的特点。

  77岁的孟德湖往年也会来蚕花庙会看看,凑个热闹,而今年他的参与可有所不同,作为新市老年体协自行车骑游队的队员参加了大巡游,他告诉记者:“在巡游队伍中看群众视角不同,大家欢快的笑脸特别感染人。”这支自行车骑游队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

  在新市职业高中就读幼师专业的杜姣今年已经高二了,她连续两届担任巡游方阵的领队,身穿蓝色印花衣、头扎羊角辫的她说,明年高三就没有机会参加蚕花庙会大巡游了,这是新市的民俗特色活动,参与其中将给她留下宝贵的回忆。

  除了这些组成大巡游队伍的群众们,围观大巡游和蚕事比赛、参加轧蚕花的群众更是数不胜数。在人群中,一个吊着点滴在街边望着巡游队伍的男孩特别引人注目,原来,这个名叫马圣圣的6岁男孩因为感冒发烧正在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听到了街上热闹的声音,非缠着爸爸妈妈带他上街看热闹。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还是第一次看到街上有那么多人,明年他也要来抢轿子上的漂亮姐姐撒的糖果。

  “第一次看到,真的好热闹!”

  记者还在现场碰到了不少外地游客,正是冲着蚕花庙会前来的。已经50多岁的山平江来自重庆,他的亲戚是新市人,早就听说过新市蚕花庙会盛况的他第一次来参与其中,还是被震撼到了,他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全民狂欢,真的好热闹、好欢乐。”他还特地用DV做了记录。

  同样是首次来参与蚕花庙会的杭州人“梗牛”是与另外三个摄影爱好者结伴而来的,他们都是摄影发烧友,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是在网上相约再结伴来到新市,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群众性传统文化狂欢节让他们非常激动。“梗牛”感慨道:“没想到新市的蚕文化氛围这么浓,群众都参与到这种传统文化节日中,全镇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这是非常难得一见的。”他们对新市镇的印象也非常好,觉得这里是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积淀深厚的鱼米之乡。

相关图集

Copyright (C) 2010-2011 hometexjo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家纺加盟网 南通文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009813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